下载币安APP,立享高达 100 USDT 新手奖励!
2025-06-09
2025-07-04 0
在区块链产业里,「DePIN」(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,去中心化实体基础设施网络)是一个将虚拟价值与实体资源整合的新叙事。
它的核心逻辑不复杂:让用户贡献闲置的物理资源(如频宽、算力、硬碟空间)进入共享网路,并透过代币机制进行激励与协调。
传统云端、运算、数据储存依赖中央化企业提供服务。 DePIN 则透过区块链技术将这些基础设施「去中介化」,让个人与设备彼此连接,构成一张可自治、可参与的资源网路。
这不仅是一种基础设施的再分配,更是一种分散式商业模式的实验场。
你可以把它想成这样的场景:
用户将自家的GPU 算力或网路频宽释出给平台使用,平台再将这些资源租赁给需要AI 运算或资料抓取的机构。资源提供者会根据贡献时数、效能与稳定度获得对应的代币作为奖励。
比起只是「参与DeFi 的资金流动」,DePIN 让个人设备首次在区块链中扮演真正的「生产角色」。
DePIN(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,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路)是利用区块链技术,搭配加密货币代币经济,鼓励人们共享闲置的资源,构成去中心化基础建设网路。
简单说,每一个DePIN 项目,都是在打造一种「去中心化的Uber for Infrastructure」,核心要素通常包含以下几类:
共享资源类型:常见如网路频宽、GPU 算力、硬碟储存等;贡献设备要求:像是家用电脑、云端伺服器、甚至只是浏览器插件;
参与者角色:
资源提供者(Node Operator):分享硬体资源,成为网路节点;资源使用者(Consumer):付费使用资源,常见应用包含AI 训练、渲染、储存等;区块链协议机制:负责任务分派、验证资料、发放奖励;代币经济设计(Tokenomics):以代币调节供需、驱动参与者行为。
整体而言,DePIN 建立的是一种正循环的经济模型:
节点越多→ 资源越多样→ 使用体验越好→ 吸引更多使用者与贡献者→ 协议价值上升。
这就是为什么DePIN 经常被形容为「实体基础设施的成长飞轮」--不是靠砸钱烧资源,而是靠共建、共用、共利滚动起来的。
资料来源:币安研究院
几个产业背景使得DePIN 的热度在近一年持续升高:
AI 运算需求爆炸:AI 训练与推论高度仰赖GPU,集中供应已出现瓶颈,DePIN 能提供平行的去中心化解法。Web3 用户参与意愿提升:相比金融性质强的DeFi,DePIN 允许用户贡献资源参与网路,有更多真实使用体验。基础设施去中心化成风:从储存(Filecoin)、频宽(Grass)、到算力(Render, IO),去中心化正逐步渗透过去由大型科技公司垄断的领域。
这是一场由「个人设备」驱动的基础建设革命,从家用笔电、无线路由器、浏览器插件开始,就能参与其中。
类型 | 说明 | 范例项目 |
频宽共享型 | 分享闲置网路频宽,用于资料抓取、AI 模型训练等 | Grass、Dawn |
GPU 算力型 | 提供GPU 参与AI 训练、图像渲染、科学运算 | Gradient、RNDR、IO.NET |
资料储存型 | 提供硬碟空间永久储存资料或建立资料市场 | Arweave、Filecoin |
AI 应用平台 | 整合运算、储存与应用层,建立完整链上AI 执行环境 | AO(Arweave 生态) |
这些项目形成的不是单一功能,而是彼此补位、相互依存的去中心化科技栈(DePIN Stack)。
DePIN 项目参与的方式除了交易项目币以外,就是直接参与DePIN 挖矿。
DePIN 挖矿大多数可以用自己的电脑硬体资源参与挖矿,或是依照各项目的需求另外购置设备,例如目前最热门的项目Grass 挖矿,就是将个人闲置的网路频宽,透过平台分享,提供者也可获得Grass 币,获得了广大受众的欢迎。
虽然DePIN 挖矿看似门槛较低,但收益会受到代币价格波动和硬件损耗的影响,如果需要另购设备的话也要留意回本周期,建议从小额投入开始,慢慢熟悉流程。
根据IOTeX 旗下的DePINscan数据显示,目前已登录的DePIN 专案超过300 个,热门类型包含计算网路、网路频宽、云端空间和GPU 算力等等。
如果想关注DePIN 生态以及币种,可以关注Coingecko 上的DePIN 币分类,找寻发展成熟值得长期关注的项目。
Source:coingecko(截至2025 年06 月)
RNDR (Render Token) 在2020年4月推出,Render Network 利用全球闲置的GPU 资源来提供高效的图形渲染服务,Render Network与一些重要公司如苹果、微软Azure、迪士尼和Unity等都有合作关系。
图形渲染是指用软体由模型生成图像的过程,为电脑制图(CG)的最后一步,例如3D电影《阿凡达》使用40000颗CPU、104TB内存和10G网路频宽,渲染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。
但事实上中小型的艺术家工作室并没有足够的硬体资源,Render Network 的GPU 共享机制,让影视艺术工作者能够更快速、成本更低地完成高品质的视觉效果。
Render Network 其专案的原生代币为RNDR,目前在主流交易所都能够买到,根据2025 年6 月数据,Render 币价格落在2.5 – 4 美元,当前流通市值为15.1 亿美元。
IO.NET 成立于2023 年2 月,建立于Solana 链上,用户可以将闲置的GPU 出租,获得IO Token 奖励,为机器学习提供运算资源,是一个去中心化人工智慧和云端平台。
IO.NET 的目的是构建「GPU 的网际网路」,由于搭上AI 热潮获得不少投资人的青睐,已成功募集4000 万美元,投资者包括Hack VC、Multicoin Capital、OKX Ventures、Animoca Brands、Foresight Ventures… 等26 家公司和个人,
IO.NET 目前也获得了币安官方的支持,成为了币安新币挖矿的项目,并在2024 年6 月12 日上架至主流交易所,根据2025 年6 月数据,IO 币价格落在0.5-0.9 美元,当前流通市值为1.04 亿美元。
AR 是Arweave 区块链的加密货币,创立于2017 年,是一个链上的档案储存协议,技术上运动了BlockWeave 的资料结构以及SPoRA 的共识机制。
Arweave的生态系统由矿工和使用者组成。矿工负责提供和维护存储资源获得AR 币奖励,而使用者则支付一次性的AR 币来获得永久性的云端空间,以2024 年6 月价格,1 GB 资料只需要大约13.84 U,详细的价格资讯可参考Ardrive 计算机。
虽然价格看似比起一般云端服务还贵,但Arweave 只要付费一次就能够永久保存数据,就像是永久版的Google Drive,Arweave 还曾承诺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至少200 年的储存服务。
Arweave 其专案的原生代币为AR,目前在主流交易所都能够买到,根据2025 年6 月数据,AR 币价格落在4.8 – 7.5 美元,当前流通市值为3.2 亿美元。
AO是Arweave 团队推出的新一代去中心化运算平台,可以想像成一台「运行在区块链上的超级电脑」。它不只会储存资料(靠Arweave),还能自己运算、跑AI、跑应用,等于从硬碟升级成「云端+AI 电脑」,整个Web3 生态都能在上面开发。
AO 最大的特色,是它支援大规模并行运算,每个应用都是独立的「Agent」,彼此可以传讯息、分工协作,执行复杂任务。开发者可以用Lua 语言在AO 上写智慧合约级的应用,但没有gas 上限、不受记忆体限制,效能上限几乎打不住--目前是少数能在链上跑AI 模型的系统之一,也被很多人视为链上AI 的潜力黑马。
在代币设计上,AO 采用比特币式的公平发行模式,总量2,100 万颗,每4 年减半,无预售、无团队预留、无VC 快速通道。你可以透过两种方式获得AO 币:
持有$AR(Arweave 币):从2024/2/27 开始,每五分钟会根据你的AR 持仓自动分发AO,总分配量占36%。将资产跨链进AO(如stETH):占总量64%,跨得越多,分得越多。
目前AO 币已在2025 年3 月正式开放交易,初期价格一度冲上21 – 24 美元,截稿日(2025/06)报价约为14.73 美元,短期虽有波动,但市场热度与叙事声量仍居高不下。
为什么AO 被这么多人看好?因为它把「链上AI」从梦想变成了现实。过去区块链做不到的AI 模型训练与推论,如今能在AO 上实现,而且保证资料永久储存、结果可验证。这对于打造DePIN 生态、AI 应用、金融策略机器人,都是重大突破。
简单讲,AO 让Arweave 不再只是资料仓库,而成为一个集储存、运算、AI三合一的链上超级平台,也让$AR 币重新被市场认知为生态核心资产,具备长线价值与增长潜力。
Grass 是建立在Solana 区块链上的DePIN(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)项目,主打用户共享闲置网路频宽来参与挖矿赚取$GRASS 代币。 Grass 的愿景,是打造一个用户共同拥有的去中心化网路搜寻资料地图,未来能支援AI 模型训练及数据抓取应用。
Grass 于2024 年底完成第一季空投并正式发币,币价最高曾突破3.23 美元,空投参与人数超过280 万人,分布于190 个国家,成为Solana 上用户参与度最高的空投项目之一。目前正火热进行的第二季空投(Stage 2)也备受期待,官方预计将发放高达17% 的代币总量作为奖励。
Grass 提供三种挖矿方式:
Chrome 扩充Lite Node(1 倍积分)社群节点(Community Node)(1.25 倍)桌面版本(Desktop Node)(2 倍积分)
虽然桌机版奖励较高,但考量资安问题,建议新手先从Chrome 扩充版本入门。系统会根据用户提供频宽的稳定性与挖矿时数给予积分,未来将依积分比例分发空投。
此外,Grass 挖矿不需高规格硬体,许多用户使用闲置笔电即可稳定运行,真正做到「有Wi-Fi 就能赚加密币」。
代币经济简介:
总供应量:10 亿枚
社群空投:30%
第一期已分配10%第二期将释出17%投资者& 团队锁仓设有Cliff + Vesting 机制,完整释放至2029 年
Grass 的终极目标,是成为AI 数据世界的网路入口,将每次搜寻、每次请求,都建立在用户共同维护的网路地图上。未来更预计推出行动App 版与LCR 即时数据检索系统,扩大用户与应用端的互动可能。
Dawn 是一个建立在Solana 上的去中心化无线网路协议,由美国电信服务公司Andrena 团队开发,主打用户参与式的无线网路建设。
传统网路接入由ISP 提供,但DAWN 则让用户自己贡献频宽、布建节点、传送讯号,像是打造一套「去中心化的中华电信」。这套系统以三类节点构成:
带宽节点(BN):提供上游网路来源,通常位于资料中心;分发节点(DN):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天线装置,用来中继讯号;终端使用者(EU):连接网路的用户本身。
不过,目前实体设备(如RAS 天线)仅在美国部分地区安装,一般台湾使用者若想参与,可以从最简单的方式入门--安装DAWN 的Chrome 扩充工具,成为验证者。这套机制由合作伙伴Witness Chain 驱动,能协助协议验证节点运作、评估网路品质,并根据活跃度累积积分。
目前DAWN 尚未发币,但根据白皮书,总供应量将分配给节点运营者、验证者、社群与团队等多方角色,未来是否空投给早期参与者,社群高度关注。对于没有GPU、但想参与DePIN 的用户来说,DAWN 提供了一条轻量参与的新路径。
简单来说,Gradient 是一个建立在Solana 链上的DePIN 专案,目标是把「运算能力」分散出去--不靠大公司,不靠集中式云端,而是靠大家手上的电脑,一起组成一张分散式的算力网。
跟之前几个常见的DePIN 专案(像是Grass、DAWN)主打「分享网路频宽」不同,Gradient 比较特别,它主打的是「边缘运算」这一块。意思就是:运算的事情尽量让用户的设备自己完成,不用全部丢到云端跑,速度快、效率高、成本低。
现在这个项目还算新,不过背后有像Sequoia、Pantera 这些老字号风投站台,让它在众多DePIN 专案里面算是比较有声量的。
DePIN 专案结合了去中心化机制与资源共享,搭上了现在的AI 与云端风潮,也提高了基础设施的扩展性和运作效率。
但从现实层面思考,DePIN 仍在早期发展阶段,项目规模也小,无法与现在的网路建设厂商抗衡,如何提升DePIN 项目的知名度与吸引更多人加入生态系,将会是项目方的一大挑战。
此外,在投资DePIN 项目币时,也要注意因为市场波动而产生的暴涨与暴跌状况,做好资产配置和风险控管。
到此这篇关于DePin 是什么?哪些DePIN 币值得投资?6 个潜力项目盘点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,更多相关DePIN 币汇总内容请搜索0405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,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0405!